很多人在準備牙齒矯正前,搜集資料的時候會知道,牙齒矯正可能要「拔牙矯正」和「牙齒矯正要打骨釘」,後者「打骨釘」聽起來超可怕,很像是要做什麼危險的治療,但其實骨釘是矯正治療中很重要的工作,甚至是矯正學中的大發明!
以下就來看看有關於矯正骨釘的發明、功能、會不會痛等等幾點一一解說。
為什麼會有矯正骨釘?功能、發明解說
矯正骨釘很迷你,長度只有8-10mm左右,很像一顆小螺絲,鎖在牙床上。骨釘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個錨點,幫助矯正器往後拉動牙齒,是很常見的一種矯正裝置。其功能優越,植入的方式也很容易,已成為現今矯正治療中很普遍的一樣輔助工具。
骨釘在牙齒矯正過程中提供施力的錨點,應用層面很廣泛,改善輕微暴牙矯正、笑露牙齦、深咬等情況都會用到骨釘。
牙齒矯正一定要打骨釘嗎?
牙齒矯正不一定要打骨釘,這要看每個人的咬合狀況,以及矯正醫師對牙齒力矩的控制與掌握程度。
在骨釘尚未普及之前,是使用戴頭帽之類的口外錨定裝置,但因為配戴時間冗長,大部分患者因為戴起來不舒服以及怕影響社交形象,也不願意帶頭帽,骨釘的出現已經大幅改善這個問題。
使用骨釘時該如何維護呢?
骨釘也需要清潔,他也會有細微的死角,可能會卡菜渣或是細菌,刷牙時可以輕輕繞圈刷骨釘,或是使用漱口水,減少骨釘附近牙周發炎的機會。
打骨釘會痛嗎?
一般來說打骨釘只需要幾分鐘時間,過程中也會上麻藥,並不會有太明顯的痛感,手術當天服用一般止痛藥,隔天幾乎就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了。
反而是手術完之後,骨釘會長期待在口腔內,骨釘螺帽會稍微刺到口腔內側,如果覺得骨釘不舒服,可以用白蠟覆蓋骨釘,或是套上橡皮圈減輕不適。
聽說使用隱適美可以少打骨釘?
想戴隱適美矯正的人多半是屬於愛漂亮的女生族群,這個族群自然對於治療過程有更高的期待,戴隱適美矯正自然就是想避免掉帶金屬矯正的不適感,所以楊醫師以特別技術,利用單純隱適美矯正以及拉橡皮筋的治療計畫,成功幫助許多人避免掉打骨釘的困擾。
它的原理來自於楊醫師獨家的設計,利用精確的牙齒移動,計算出所需要錨定的力量,再適當地安排局部牙齒的移動,可以成功地減少骨釘的需求,變美的過程也可以是輕鬆美好的。
結論
骨釘的發明對矯正是一大幫助,但是施作的過程畢竟是一個手術過程,骨釘也會固定長期留在口腔內,骨釘摩擦會造成口腔潰瘍破皮,不過現在因為矯正形式已經出現了隱形矯正,可以精確測量出牙齒移動所需要的空間量,以及讓牙齒分開移動,可以更進一步避免降低打骨釘的機率,成功地讓牙齒矯正過程更加美好。